蒙特卡洛大师赛(蒙特卡洛大师赛历届冠军)
蒙特卡洛大师赛历届冠军
蒙特卡洛大师赛是国际网球联合会世界巡回赛中的一项男子网球赛事,每年在摩纳哥蒙特卡洛举办。作为红土季的开局赛事,蒙特卡洛大师赛吸引了世界顶级选手参与,是全球网球爱好者瞩目的焦点。以下将从六个方面对蒙特卡洛大师赛历届冠军进行详细阐述。
2005:6-3 6-1 0-6 7-5科里亚
2006:6-2 6-7(2) 6-3 7-6(5)费德勒
2007:6-4 6-4费德勒
2008:7-5 7-5费德勒
2009:6-3 2-6 6-1德约科维奇
2010:6-0 6-1沃达斯科
2011:6-4 7-5费雷尔
2012:6-3 6-1德约科维奇
2016:7-5 5-7 6-0孟菲尔斯
2017:6-1 6-3拉莫斯
2018:6-3 6-2锦织圭
ATP1000蒙特卡洛大师赛历届冠亚军及比分
单打
年份 | 冠军 | 亚军 | 比分 | 参考资料 |
---|---|---|---|---|
2022 | 斯特凡诺斯·齐齐帕斯 | 亚历杭德罗·达维多维奇·福基纳 | 6–3, 7–6(7–3) | [9] |
2021 | 斯特凡诺斯·齐齐帕斯 | 安德烈·卢布列夫 | 6–3, 6–3 | [8] |
2019 | 法比奥·弗格尼尼 | 杜尚·拉约维奇 | 6–3, 6–4 | [4] |
2018 | 拉斐尔·纳达尔 | 锦织圭 | 6–3, 6–2 | [5] |
2017 | 拉斐尔·纳达尔 | 阿尔伯特·拉莫斯 | 6–1, 6–3 | |
2016 | 拉斐尔·纳达尔 | 盖尔·孟菲尔斯 | 7–5, 5–7, 6–0 | |
2015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 托马斯·伯蒂奇 | 7–5, 4–6, 6–3 | |
2014 | 斯坦尼斯拉斯·瓦林卡 | 罗杰·费德勒 | 4–6, 7–6(7–5), 6–2 | |
2013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 拉斐尔·纳达尔 | 6–2, 7–6(7–1) | |
2012 | 拉斐尔·纳达尔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 6–3, 6–1 | |
2011 | 拉斐尔·纳达尔 | 大卫·费雷尔 | 6–4, 7–5 | |
2010 | 拉斐尔·纳达尔 | 费尔南多·沃达斯科 | 6–0, 6–1 | |
2009 | 拉斐尔·纳达尔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 6–3, 2–6, 6–1 | |
2008 | 拉斐尔·纳达尔 | 罗杰·费德勒 | 7–5, 7–5 | |
2007 | 拉斐尔·纳达尔 | 罗杰·费德勒 | 6–4, 6–4 | |
2006 | 拉斐尔·纳达尔 | 罗杰·费德勒 | 6–2, 6–7(2–7), 6–3, 7–6(7–5) | |
2005 | 拉斐尔·纳达尔 | 基列莫·科里亚 | 6–3, 6–1, 0–6, 7–5 | |
2004 | 基列莫·科里亚 | 赖纳·舒特勒 | 6–2, 6–1, 6–3 | |
2003 | 胡安·卡洛斯·费雷罗 | 基列莫·科里亚 | 6–2, 6–2 | |
2002 | 胡安·卡洛斯·费雷罗 | 卡洛斯·莫亚 | 7–5, 6–3, 6–4 | |
2001 | 古斯塔沃·库尔滕 | 希查姆·阿拉兹 | 6–3, 6–2, 6–4 | |
2000 | 塞德里克·皮奥林 | 多米尼克·贺巴提 | 6–4, 7–6(7–3), 7–6(8–6) | |
1999 | 古斯塔沃·库尔滕 | 马塞洛·里奥斯 | 6–4, 2–1 退赛 | |
1998 | 卡洛斯·莫亚 | 塞德里克·皮奥林 | 6–3, 6–0, 7–5 | |
1997 | 马塞洛·里奥斯 | 亚历克斯·克雷特加 | 6–4, 6–3, 6–3 | |
1996 | 托马斯·穆斯特 | 阿尔伯特·科斯塔 | 6–3, 5–7, 4–6, 6–3, 6–2 | |
1995 | 托马斯·穆斯特 | 鲍里斯·贝克尔 | 4–6, 5–7, 6–1, 7–6(8–6), 6–0 | |
1994 | 安德烈·梅德维捷夫 | 塞尔希·布鲁格拉 | 7–5, 6–1, 6–3 | |
1993 | 塞尔希·布鲁格拉 | 塞德里克·皮奥林 | 7–6(7–2), 6–0 | |
1992 | 托马斯·穆斯特 | 亚伦·克利斯坦 | 6–3, 6–1, 6–3 | |
1991 | 塞尔希·布鲁格拉 | 鲍里斯·贝克尔 | 5–7, 6–4, 7–6(8–6), 7–6(7–4) | |
1990 | 安德烈·切斯诺科夫 | 托马斯·穆斯特 | 7–5, 6–3, 6–3 | |
1989 | 阿尔贝托·曼奇尼 | 鲍里斯·贝克尔 | 7–5, 2–6, 7–6, 7–5 | |
1988 | 伊万·伦德尔 | 马汀·杰特 | 5–7, 6–4, 7–5, 6–3 | |
1987 | 马茨·维兰德 | 吉米·阿里亚斯 | 4–6, 7–5, 6–1, 6–3 | |
1986 | 乔金·尼斯卓姆 | 雅尼克·诺阿 | 6–3, 6–2 | |
1985 | 伊万·伦德尔 | 马茨·维兰德 | 6–1, 6–3, 4–6, 6–4 | |
1984 | 亨里克·桑德斯卓姆 | 马茨·维兰德 | 6–3, 7–5, 6–2 | |
1983 | 马茨·维兰德 | 梅尔·珀塞尔 | 6–1, 6–2, 6–3 | |
1982 | 吉列尔莫·维拉斯 | 伊万·伦德尔 | 6–1, 7–6, 6–3 | |
1981 | 吉米·康诺尔斯吉列尔莫·维拉斯 | 5–5 (因雨中断) | ||
1980 | 比约恩·博格 | 吉列尔莫·维拉斯 | 6–1, 6–0, 6–2 | |
1979 | 比约恩·博格 | 维塔斯·古库拉提斯 | 6–2, 6–1, 6–3 | |
1978 | 劳尔·拉米瑞兹 | 托马斯·斯密德 | 6–3, 6–3, 6–4 | |
1977 | 比约恩·博格 | 科拉多·巴拉祖蒂 | 6–3, 7–5, 6–0 | |
1976 | 吉列尔莫·维拉斯 | 沃依切赫·菲巴克 | 6–1, 6–1, 6–4 | |
1975 | 曼努埃尔·奥兰特斯 | 鲍勃·休伊特 | 6–2, 6–4 | |
1974 | 安德鲁·柏迪逊 | 伊利耶·纳斯塔塞 | 5–7, 6–3, 6–4 | |
1973 | 伊利耶·纳斯塔塞 | 比约恩·博格 | 6–4, 6–1, 6–2 | |
1972 | 伊利耶·纳斯塔塞 | 法朗谢克·帕拉 | 6–1, 6–0, 6–3 | |
1971 | 伊利耶·纳斯塔塞 | 汤姆·欧凯尔 | 3–6, 8–6, 6–1, 6–1 | |
1970 | 热利科·弗兰诺维奇 | 曼努埃尔·奥兰特斯 | 6–4, 6–3, 6–3 | |
1969 | 汤姆·欧凯尔 | 约翰·纽康姆 | 8–10, 6–1, 7–5, 6–3 |
双打
年份 | 冠军 | 亚军 | 比分 | 参考资料 |
---|---|---|---|---|
2022 | 拉杰夫·拉姆 乔·萨利斯伯里 |
胡安·塞巴斯蒂安·卡巴尔 罗伯特·法拉赫 |
6–4, 3–6, [10–7] | [14] |
2021 | 尼古拉·梅克蒂奇 马特·帕维奇 |
丹尼尔·埃文斯 尼尔·斯库普斯基 |
6–3, 4–6, [10–7] | [13] |
2019 | 尼古拉·梅克蒂奇 弗兰科∙斯库高 |
罗宾·哈塞 韦斯利·库尔霍夫 |
6–7(3–7), 7–6(7–3), [11–9] | [6][11] |
2018 | 鲍勃·布赖恩 迈克·布赖恩 |
奥利弗·马拉奇 马特·帕维奇 |
7–6(7–5), 6–3 | [7][12] |
2017 | 罗翰·波柏纳 帕布洛·奎瓦斯 |
菲里西亚诺·洛佩兹 马克·洛佩兹 |
6–3, 3–6, [10–4] | [10] |
2016 | 皮埃尔·雨果·赫伯特 尼古拉斯·马胡特 |
杰米·穆雷 布鲁诺·索阿雷斯 |
4–6, 6–0, [10–6] | |
2015 | 鲍勃·布赖恩 迈克·布赖恩 |
西蒙·伯莱里 法比奥·弗格尼尼 |
7–6(7–3), 6–1 | |
2014 | 鲍勃·布赖恩 迈克·布赖恩 |
伊万·多迪格 马塞洛·梅洛 |
6–3, 3–6, [10–8] | |
2013 | 朱利安·贝内特乌 内纳德·泽蒙季奇 |
鲍勃·布赖恩 迈克·布赖恩 |
4–6, 7–6(7–4), [14–12] | |
2012 | 鲍勃·布赖恩 迈克·布赖恩 |
马赫西·布帕希 丹尼尔·内斯特 |
6–2, 6–3 | |
2011 | 鲍勃·布赖恩 迈克·布赖恩 |
胡安·伊格纳西奥·切拉 布鲁诺·苏亚雷斯 |
6–3, 6–2 | |
2010 | 丹尼尔·内斯特 内纳德·泽蒙季奇 |
马赫西·布帕希 马克斯·米尔内 |
6–3, 2–0 退赛 | |
2009 | 丹尼尔·内斯特 内纳德·泽蒙季奇 |
鲍勃·布赖恩 迈克·布赖恩 |
6–1, 6–4 | |
2008 | 拉斐尔·纳达尔 托米·罗布雷多 |
马赫西·布帕希 马克·诺尔斯 |
6–3, 6–3 | |
2007 | 鲍勃·布赖恩 迈克·布赖恩 |
朱利安·贝内托 理查德·加斯奎特 |
6–2, 6–1 | |
2006 | 乔纳斯·比约克曼 马克斯·米尔内 |
法布里斯·桑托罗 内纳德·泽蒙季奇 |
6–2, 7–6 | |
2005 | 林德·佩斯 内纳德·泽蒙季奇 |
鲍勃·布赖恩 迈克·布赖恩 |
w/o | |
2004 | 蒂姆·亨曼 内纳德·泽蒙季奇 |
加斯顿·埃特里斯 马丁·罗德里格兹 |
7–5, 6–2 | |
2003 | 马赫西·布帕希 马克斯·米尔内 |
米凯尔·罗德拉 法布里斯·桑托罗 |
6–4, 3–6, 7–6 | |
2002 | 乔纳斯·比约克曼 陶德·伍德布里奇 |
保罗·汉亚胡斯 耶夫格尼·卡费尔尼科夫 |
6–3, 3–6, [10–7] | |
2001 | 乔纳斯·比约克曼 陶德·伍德布里奇 |
约书亚·伊高 安德鲁·弗罗伦特 |
3–6, 6–4, 6–2 | |
2000 | 韦恩·费雷拉 耶夫格尼·卡费尔尼科夫 |
保罗·汉亚胡斯 山顿·斯托利 |
6–3, 2–6, 6–1 | |
1999 | 奥利弗·德拉特 蒂姆·亨曼 |
伊日·诺瓦克 大卫·里奇尔 |
6–2, 6–3 | |
1998 | 亚柯·艾尔汀 保罗·汉亚胡斯 |
丹尼尔·欧沙尼克 西里尔·苏克 |
6–4, 6–2 | |
1997 | 唐纳德·强森 弗朗西斯科·蒙坦纳 |
亚柯·艾尔汀 保罗·汉亚胡斯 |
7–6, 2–6, 7–6 | |
1996 | 艾利斯·费雷拉 扬·斯梅林克 |
乔纳斯·比约克曼 尼古拉斯·库尔蒂 |
2–6, 6–3, 6–2 | |
1995 | 亚柯·艾尔汀 保罗·汉亚胡斯 |
路易斯·罗保 查维·桑切斯 |
6–3, 6–4 | |
1994 | 尼古拉斯·库尔蒂 马格努斯·拉森 |
耶夫格尼·卡费尔尼科夫 丹尼尔·维塞克 |
3–6, 7–6, 6–4 | |
1993 | 史蒂芬·埃德伯格 彼得·科达 |
保罗·汉亚胡斯 马克·科维曼斯 |
3–6, 6–2, 7–6 | |
1992 | 鲍里斯·贝克尔 米夏埃尔·斯蒂赫 |
彼得·科达 卡雷尔·诺瓦奇克 |
6–4, 6–4 | |
1991 | 卢克·詹森 劳瑞·沃德 |
保罗·汉亚胡斯 马克·科维曼斯 |
5–7, 7–6, 6–4 | |
1990 | 彼得·科达 托马斯·斯密德 |
安德列斯·戈麦斯 查维·桑切斯 |
6–4, 7–6 | |
1989 | 托马斯·斯密德 马克·伍德福德 |
保罗·卡内 迪亚哥·纳尔基索 |
1–6, 6–4, 6–2 | |
1988 | 塞尔希奥·卡萨尔 埃米利奥·桑切斯 |
亨利·李孔特 伊万·伦德尔 |
6–1, 6–3 | |
1987 | 汉斯·吉尔德迈斯特尔 安德列斯·戈麦斯 |
曼苏尔·巴拉密 米凯尔·莫特森 |
6–2, 6–4 | |
1986 | 盖伊·福盖特 雅尼克·诺阿 |
乔金·尼斯卓姆 马茨·维兰德 |
6–4, 3–6, 6–4 | |
1985 | 帕维尔·斯洛基尔 托马斯·斯密德 |
施罗莫·古利克斯坦 沙哈尔·帕奇斯 |
6–2, 6–3 | |
1984 | 马克·埃德蒙森 舍伍德·史都华 |
扬·贡纳松 马茨·维兰德 |
6–2, 6–1 | |
1983 | 海恩兹·根达特 巴拉兹·塔罗基 |
亨利·李孔特 雅尼克·诺阿 |
6–2, 6–4 | |
1982 | 彼得·麦克纳马拉 保罗·麦克纳米 |
马克·埃德蒙森 舍伍德·史都华 |
6–7, 7–6, 6–3 | |
1981 | 海恩兹·根达特 马库斯·根达特 |
帕维尔·斯洛基尔 托马斯·斯密德 |
6–3, 6–3 | |
1980 | 保罗·贝托鲁齐 阿德里亚诺·潘纳塔 |
维塔斯·古库拉提斯 约翰·麦根莱 |
6–2, 5–7, 6–4 | |
1979 | 伊利耶·纳斯塔塞 劳尔·拉米瑞兹 |
维克多·佩奇 巴拉兹·塔罗基 |
6–3, 6–4 | |
1978 | 彼得·佛莱明 托马斯·斯密德 |
海梅·菲洛尔 伊利耶·纳斯塔塞 |
6–4, 7–5 | |
1977 | 弗朗索瓦·若弗雷 扬·科德斯 |
沃依切赫·菲巴克 汤姆·欧凯尔 |
2–6, 6–3, 6–2 | |
1976 | 沃依切赫·菲巴克 卡尔·梅勒 |
比约恩·博格 吉列尔莫·维拉斯 |
7–6, 6–1 | |
1975 | 鲍勃·休威特 弗路·麦克米兰 |
亚瑟·阿什 汤姆·欧凯尔 |
6–3, 6–2 | |
1974 | 约翰·亚历山大 菲尔·丹特 |
曼努埃尔·奥兰特斯 托尼·罗切 |
7–6, 4–6, 7–6, 6–3 |
1. 赛事起源与发展
蒙特卡洛大师赛创办于1897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网球赛事之一。起初,该赛事仅对业余选手开放,直到1969年才成为职业选手的比赛。蒙特卡洛大师赛是红土赛季的开局战,也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赛事,因为红土场地对选手的技术和体能要求较高。
2. 历届冠军选手
蒙特卡洛大师赛的历届冠军中有许多传奇选手。其中,拉斐尔·纳达尔是该赛事的最成功选手之一,他在2005年至2012年间连续八次夺冠。其他著名冠军选手包括比约恩·博里、托马斯·穆斯特、诺维斯基、费德勒和德约科维奇等。
3. 赛事特点与场地
蒙特卡洛大师赛的特点之一是其优美的场地。比赛场地位于摩纳哥蒙特卡洛的国家网球中心,周围环绕着壮丽的地中海景色。球场采用红土作为比赛场地,这种场地对选手的技术和耐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红土场地的特点是球速较慢,弹跳较低,因此选手需要更多的体力和耐心来应对对手的进攻。
4. 比赛规则与赛程
蒙特卡洛大师赛采用男子单打和男子双打两个项目。比赛规则与其他职业网球赛事相似,采用三盘两胜制。比赛分为资格赛和正赛两个阶段,选手需要通过资格赛晋级到正赛。正赛阶段则采用抽签制度,选手根据排名分配到相应的比赛轮次。
5. 赛事影响力与意义
蒙特卡洛大师赛作为红土赛季的开局赛事,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意义。它为选手提供了一个检验和提高红土技术的平台,为接下来的法网做好准备。蒙特卡洛大师赛吸引了世界顶级选手的参与,提升了赛事的竞争水平和观赏性。赛事还为摩纳哥带来了经济效益和国际知名度。
6. 未来发展与展望
蒙特卡洛大师赛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发展。未来,该赛事有望进一步提升赛事的品质和影响力,吸引更多顶级选手参与。赛事组织者也可以考虑增加更多的娱乐活动和互动体验,吸引更多观众和赞助商的关注。蒙特卡洛大师赛将继续成为世界网球舞台上的重要赛事之一,为球迷们带来精彩的比赛和回忆。